湖南红色旅游线路004:重温湘北红色岁月 |
来源:晨曦红色教育 时间:2025-05-25 |
1、线路长沙-平江起义纪念馆-任弼时故居-陈树湘故居-杨开慧故居-长沙 2、适合时间:1日/2天2晚/3天2晚 3、平江起义纪念馆 基本介绍:位于平江县城关镇东兴大道,由平江起义旧址、彭德怀铜像广场、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组成。起义旧址原为天岳书院,1928 年 7 月 22 日,彭德怀在此扣动扳机打响平江起义第一枪。 ![]() 特点 历史意义重大:平江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馆藏丰富 史料馆内有 “平江起义史料陈列”“彭德怀同志光辉业绩”“英雄的平江起义团” 等陈列,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彭德怀元帅及其领导的平江起义对创建人民军队、开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建立人民共和国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教育功能突出 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场景复原,生动地展示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参观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的艰辛和胜利的来之不易,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4、任弼时故居 基本介绍 位于湖南省汨罗市南唐家桥新屋里,建于清末,面向西偏北,为三间三进两偏屋的南方农村建筑,共有房屋 31 间,占地面积 1204 平方米。任弼时 1904 年 4 月 30 日诞生于此,至 1915 年赴长沙读书,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 特点 建筑风格典型:故居为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座东朝西,背依山丘,门临池塘,为上下三进两偏屋一罩厅的砖木对称结构宅院,院前有乾字门,四周以土筑围墙护院,院内松柏参天,竹木林立,能让参观者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地域文化特色。 文物保存丰富 故居内保存和陈列有任弼时生前使用过的珍贵文物 146 件,如他童年和少年时代使用过的床、茶桌、课桌等,这些文物生动地展现了任弼时的成长历程和生活场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教育意义深刻 任弼时被称为 “党的骆驼”,他的 “骆驼精神” 激励着无数人。故居通过陈列和展示,让人们深入了解任弼时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不辞重负的一生,对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5、陈树湘故居 基本介绍 陈树湘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福临镇枫树湾。陈树湘在红军长征中担任红 34 师师长,在湘江战役中,他率领部队为红军主力断后,最后因腹部受伤被俘,他毅然断肠明志,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特点 纪念意义重大 陈树湘是 “断肠明志” 的英雄,他的英勇事迹体现了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的革命意志。故居及周边的纪念设施是为了纪念他的伟大精神,让人们永远铭记这位英雄烈士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牺牲。 红色氛围浓厚 故居周边设有陈树湘烈士纪念广场等,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等资料,全方位展示了陈树湘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参观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教育价值突出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陈树湘故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缅怀先烈、学习革命历史的场所,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特别是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6、杨开慧故居 基本介绍 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始建于乾隆六十年,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01 年 11 月 6 日,杨开慧生在故居后住在东头北间。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带着三个儿子及保姆回到这儿居住。故居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故居、陵园、杨公庙。 ![]() 特点 革命事迹感人 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妻子,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她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她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精神,令人动容。 文化底蕴深厚 故居建筑具有典型的湖南传统民居风格,土砖木结构,普通农舍建筑风格,保存完好,内部陈设古朴典雅,体现了当时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故居还保存了杨开慧的许多手稿信札,这些珍贵的文物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育功能多样 杨开慧故居是湖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展示杨开慧的生平事迹、革命活动以及她与毛泽东的爱情故事等,向人们传递了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理想信念等多种价值观,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温馨提示:如果您对湖南晨曦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提供的以上湖南红色旅游线路感兴趣的,请您联系我们,为您提供更完善的红色旅行服务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