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国耻,缅怀先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方案 |
来源:晨曦红色教育 时间:2025-08-06 |
暑假期间,湖南晨曦红色教育服务有限公司组织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们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跟抗战有关的爱国主义教学基地如衡阳保卫战纪念城、影珠山、长沙博物馆、岳麓山战斗遗址、天心阁等。 活动流程: 第一天:参观天心阁、崇列门、崇烈亭,了解毁了整座长沙城的,“文夕大火”的历史经过 第二天:衡阳抗战纪念馆、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 第三天:长沙保卫战影珠山抗战史实陈列馆、影珠山抗战遗址公园、腰子坡战壕掩体工事群、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国民革命军58军指挥部旧址、新10师指挥部旧址、抗战石刻 第四天:岳麓山抗战文化园、麓山忠烈祠(纪念参加淞沪会战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阵亡将士)、陆军第73军77师阵亡将士公墓、第十军将士阵亡纪念碑、湖南省会警察纪念堂、岳麓山炮兵阵地、天心阁 第五天:返程 ![]() 2025 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在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与荣光的夏天,北京科技大学的一群年轻大学生用行动诠释着 “不忘国耻,缅怀先烈” 的深刻内涵。他们抵着炎炎烈日,冒着盛夏酷暑,踏上了一段跨越千里的历史追寻之旅,在社区课堂的谆谆教诲中播撒红色种子,在博物馆的泛黄史料里触摸岁月温度,在纪念馆的斑驳痕迹中感悟英雄壮歌。 ![]() 大学生们辗转来到长沙市博物馆。在 “三次长沙保卫战” 专题展厅,他们小心翼翼地翻阅着馆藏的战地日记、军事地图和战士遗物。泛黄的电报纸上,“誓与长沙共存亡” 的字迹依然遒劲有力;锈迹斑斑的步枪旁,静静躺着战士未寄完的家书。“三次会战持续近两年,中国军队以伤亡十万的代价歼敌六万,彻底粉碎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企图。” 博物馆研究员的讲解让同学们驻足良久。王同学在笔记本上仔细记录着史料细节:“这些一手资料不仅填补了我们对正面战场认知的空白,更让我们懂得胜利从来不是轻易得来的。” 他们用相机拍下珍贵的文献,用录音记录老兵口述,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段不该被遗忘的抗战史诗。 ![]() 旅程的最后一站是衡阳抗战纪念馆。这座由昔日抗战遗址改建的纪念馆,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英雄的鲜血。1944 年的衡阳保卫战中,中国军队以不足两万的兵力,抵御十万日军四十七天的疯狂进攻,用血肉之躯铸就了 “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的奇迹。在纪念馆的英烈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刺痛着同学们的眼睛;在复原的战壕工事里,仿真的炮弹壳和破损的钢盔无声诉说着战斗的惨烈。“战斗到最后一刻,师长方先觉写下绝命电:‘来生再见’,这样的民族气节怎能不让人动容?” 志愿者小陈的声音哽咽了。在纪念碑前,他们敬献花篮,整理缎带,向烈士三鞠躬。炽热的阳光洒在年轻的脸庞上,也照亮了他们眼中坚定的光芒。 ![]() 从社区课堂到历史现场,这群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着抗战历史的厚度,用青春传递着民族精神的温度。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特殊节点,他们的行动恰似一缕清风,吹散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又如同一簇星火,点燃了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热情。当被问及此行的收获时,带队老师的话令人深思:“缅怀先烈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这些年轻人大胆走出校园,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完成了精神的成人礼。” ![]() 青春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奔涌,爱国的种子在实践体验中生长。北京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青年从未忘记来路。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他们必将带着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的缅怀,书写属于新一代的青春华章。为这群热血青年点赞,更为传承不息的民族精神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