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红色文化 |
韶山红色培训现场教学:从滴水洞沉思录,探寻伟人回乡的红色教育密码 |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量: 来源:晨曦红色教育 分享到: |
在韶山红色教育培训的经典路线中,滴水洞一号楼总是让学员们驻足沉思。这座掩映在青松翠柏间的朴素建筑,是毛泽东1966年最后一次回乡的居所,如今已成为韶山红色教育的重要现场教学点。走进这里,时光仿佛凝固在那特殊的11天。 那年6月,73岁的毛泽东秘密回到韶山。工作人员回忆,主席特意嘱咐:"不要搞特殊,就住普通房子。"于是,这栋依山而建的灰砖小楼成了他的临时住所。参加韶山红色培训的学员们可以看到,卧室里只有一张硬板床、一个书架,写字台上摆着那盏陪伴他多年的台灯。 ![]() "这里每一件物品都是原样陈列,"讲解员指着书桌上的笔墨说,"主席在这张桌上批阅了大量文件,常常工作到凌晨。"在韶山红色教育课程中,这段历史被反复提及:年过古稀的领袖,仍在为国家前途深深思考。 滴水洞的得名源于岩壁上终年不断的滴水声。现在参加韶山红色教育培训的学员,仍能听到这清脆的"滴答"声。导游总会提醒大家留意一个细节:主席曾在滴水声中散步,对工作人员说:"这声音像在提醒我们,做事要滴水穿石,持之以恒。" 洞前的石碑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笔力遒劲。在韶山红色教育活动中,学员们常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有位来自基层的干部在心得中写道:"站在主席当年驻足的地方,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不忘初心’。" ![]() 餐厅里保留着当年的菜谱:辣椒炒肉、红烧鲫鱼、清炒苦瓜...都是地道的韶山菜。现在韶山红色培训的"忆苦思甜"体验课上,学员们会品尝这些菜肴。有位老教师夹起一筷子苦瓜说:"主席回乡就吃这个,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讲享受?" 最令人动容的是卧室里的药箱。随行医生回忆,主席那段时间身体不适,却拒绝特殊照顾。在韶山红色教育培训的讨论环节,这个故事常引发热议。一位年轻党员感慨:"老一辈革命家的自律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学习。" 离开滴水洞时,夕阳为青山镀上金边。参加韶山红色教育的学员们总会不约而同回望——那栋小楼静静矗立,就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讲解员的话萦绕耳边:"主席在这里的沉思,其实是对初心的坚守。而这,正是韶山红色培训要传承的精神密码。" |
上一篇:韶山红色教育培训|农民夜校的火种:照亮革命道路的启蒙之
下一篇:这是第一篇 |
—————— 相 关 文 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