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 > 红色文化 |
泥菩萨的故事:韶山红色教育中的雪耻会斗争 |
| 发布时间:2025-11-03 浏览量: 来源:晨曦红色教育 分享到: |
据晨曦红色教育引述历史故事报道,在1925年6月,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韶山时,毛泽东正在这里秘密组织农民运动。他连夜召集毛福轩等党员开会,决定成立“雪耻会”,发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斗争。这场斗争后来被毛泽东形象地称为“打倒泥菩萨”的运动——那些看似威严的土豪劣绅,不过是泥塑的菩萨,一推就倒。![]() 一、泥菩萨的虚妄 韶山冲的土豪成胥生,平日横行乡里,却在雪耻会成立后仓皇逃往长沙。他留下的“菩萨”庙宇,成了农民集会的地点。毛福轩在动员会上说:“这些老爷们看着威风,其实比稻草人还脆弱。”这句话迅速传遍各村,成为破除迷信的号角。农民们开始砸毁祠堂里的神像,将“雪耻会”的标语贴满墙壁。 二、泥菩萨的倒塌 雪耻会发动了三次大规模行动:第一次是六月游行,农民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横幅穿过银田寺;第二次是抵制洋货,韶山商铺的煤油灯全换成了桐油灯;第三次是焚毁鸦片,成胥生私藏的烟土在火光中化为灰烬。每次行动后,农民们都会高唱:“泥菩萨,纸老虎,一戳就破!”这种集体行动让偏僻的山村沸腾起来。 ![]() 三、泥菩萨的启示 毛泽东在总结时指出:“群众的力量能移山倒海。”雪耻会虽然只存在三个月,却为后来的农民运动积累了经验。如今,韶山红色培训基地常以“泥菩萨斗争”为案例,教导学员:真正的力量来自人民团结。正如当年农民推倒神像一样,革命者必须破除对权威的迷信。 结语 在韶山红色教育的课堂上,“泥菩萨”的故事永远鲜活。它提醒我们:红色基因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历史行动。参加韶山红色培训的学员,常会在银田寺遗址前重温这段历史,感受那份“泥菩萨”般的勇气——敢于挑战看似不可撼动的旧秩序。 |
|
上一篇:全息技术重现1925韶山支部成立!2025年韶山红色教
下一篇:这是第一篇 |
| —————— 相 关 文 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