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湖南红色教育基地
红色文化
湖南红色旅游线路
晨曦红色教育-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894-2414
  联系手机:15084847866
  邮  箱:14997102@qq.com
湖南晨曦红色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请扫码关注企业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 湖南红色教育基地

湖南红色教育培训基地23:雷锋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25-08-01 浏览量: 来源:晨曦红色教育  分享到:
长沙望城区雷锋纪念馆,坐落于雷锋的故乡 —— 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这里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更是亿万人民追寻雷锋足迹、感悟雷锋精神的精神家园。与抚顺雷锋纪念馆遥相呼应,这座纪念馆更侧重于展现雷锋从故乡少年成长为时代楷模的生命历程,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温情与精神力量。

纪念馆占地面积达 10 万平方米,由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雷锋塑像广场、雷锋故居、雷锋纪念碑等部分构成,整体建筑以白墙灰瓦的江南民居风格为主,融入现代建筑的简洁线条,既保留了雷锋成长环境的乡土记忆,又赋予了纪念馆时代气息。走进陈列馆,“平凡的伟大” 主题展览通过 600 余件实物、1000 多张照片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系统还原了雷锋的一生。其中,雷锋少年时使用过的镰刀、在农业社担任记工员时的账本、参军前与乡亲们的合影等珍贵文物,无不诉说着他从乡村少年到革命战士的成长轨迹。

雷锋与望城区的缘分,是他生命中最深厚的底色。1940 年,雷锋出生在望城区(原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里的土地见证了他苦难的童年,也孕育了他淳朴善良的品格。在故乡的岁月里,他早早展现出乐于助人的天性。1956 年,16 岁的雷锋在乡政府担任通讯员,每天往返于各村之间,不仅把文件送达得准确及时,还总顺路帮乡亲们捎带东西、照看老人。有一次,邻村的王大娘生病,家里没有劳动力,雷锋得知后,连续三天帮她家挑水、劈柴、照看菜地,直到王大娘康复。乡亲们都说:“雷锋这孩子,心眼比地里的泉水还纯净。”

1958 年,雷锋离开家乡到鞍钢工作,但故乡的印记始终刻在他心中。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多次寄钱回家乡支持农业生产,还在日记中写道:“我是望城的儿子,永远不能忘记家乡的土地和乡亲。” 纪念馆内专门复原了雷锋故居 —— 一间典型的湖南农家小屋,土墙木架,屋内的煤油灯、旧木桌,仿佛还能看到少年雷锋在灯下苦读、帮母亲做家务的身影。正是这片土地赋予的坚韧与感恩,让他在后来的人生中始终保持着对他人的热忱。

雷锋的英雄事迹,在平凡中闪耀着伟大的光芒。在鞍钢工作时,他被评为 “先进生产者”,带领工友们创造了轧钢生产的新纪录;参军后,他在运输连刻苦钻研驾驶技术,成为全连闻名的 “红旗车驾驶员”。他始终以 “螺丝钉” 精神对待工作,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他保护军用物资的事迹中尤为凸显 ——1960 年暴雨中,他脱下棉衣包裹粮食的举动,正是 “螺丝钉” 精神的生动诠释。

在助人方面,雷锋的善举如春雨般细腻无声。他为陌生大嫂补车票时的那句 “我叫解放军”,成为跨越时代的温暖符号;他把省吃俭用的钱捐给灾区,自己却穿着打补丁的袜子;他利用休息时间帮战友洗被褥、学文化,被大家称为 “闲不住的傻子”。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串联起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如今,做为湖南重要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长沙望城区雷锋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超 200 万人次,成为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平台。馆内的 “雷锋讲堂” 每月邀请道德模范分享事迹,“小小雷锋讲解员” 活动让少年儿童在讲述中传承精神,周边的 “雷锋志愿者服务站” 更让雷锋精神融入日常。从故乡的泥土到时代的丰碑,雷锋用短暂的 22 年人生证明: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这座纪念馆,正是要让每一个到访者明白:雷锋从未离开,他就活在每一次助人为乐的善举中,活在每一份爱岗敬业的坚守里。

—————— 相 关 文 章 ——————
-关于晨曦-
中心简介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湖南晨曦业务版块-
红色教育
企业团建
企业培训
工会活动
研学夏令营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400-894-2414
联系手机:15084847866
邮箱:14997102@qq.com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鑫远杰座12楼
湖南晨曦红色教育|红色培训
(请扫码获取课程方案)
湖南晨曦红色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2025 湘ICP备2024041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