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红色文化 |
韶山红色教育传承:油灯下的誓言,照亮信仰之路 |
发布时间:2025-10-16 浏览量: 来源:晨曦红色教育 分享到: |
韶山红色教育,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始终以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为核心,向世人传递着初心与信仰的力量。在韶山红色培训的课程中,“油灯下的誓言”这个小故事,犹如一束微光,映照出革命年代韶山人民最朴素的忠诚与最坚定的理想。 1925年冬夜的韶山冲,上屋场阁楼里跳动的桐油灯火,照亮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民运动中的关键一页。这盏用墨水瓶改造的油灯,不仅见证了中共韶山支部的诞生,更点燃了农村革命的燎原之火。 ![]() 一、星火初燃的冬夜 12月的一个寒夜,毛泽东将六位农民骨干秘密召集到家中。钟志申捧着入党誓词的手微微发抖,毛福轩突然发现灯芯爆出火花。主席笑着说:这星火就是我们的兆头。众人将誓词刻在竹片上,这些竹片后来被藏在祠堂梁柱夹层,成为现存最早的韶山党支部实物档案。 二、永不熄灭的信仰 油灯下,毛泽东用算盘演示剥削原理:十成辛苦只留一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闹革命。庞叔侃将革命二字刻在灯台上,至今仍可见到当年刀刻的凹痕。这种用生活器物承载革命理念的方式,正是韶山红色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三、穿越时空的传承 如今,韶山红色培训课程中仍保留着还原历史场景的环节。学员们用仿制桐油灯重读誓词时,常会注意到灯影在墙上投射出的特殊轮廓——恰似中国地图的形状。这种跨越百年的精神共鸣,正是红色教育最具感染力的部分。 |
—————— 相 关 文 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