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红色文化 |
星火燎原: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建立与韶山红色教育传承 |
发布时间:2025-10-18 浏览量: 来源:晨曦红色教育 分享到: |
韶山红色培训的课堂里,总有一页历史被反复翻开——1925年6月,毛泽东在韶山南岸上屋场阁楼点燃的革命火种,不仅照亮了中国农村的夜空,更成为韶山红色教育的精神坐标。 阁楼上的誓言: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 1925年夏,毛泽东以养病为名回到韶山,秘密串联起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等5位农民骨干。在简陋的阁楼中,他们面对党旗宣誓成立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代号“庞德甫”。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阁楼,成为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诞生地。毛泽东亲自讲授《农民协会章程》,将“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理念深植人心。支部成立后,以“合作书店”为联络点,迅速将革命火种播撒至湘潭、湘乡等20余个县。 ![]() 火种燎原:从“雪耻会”到农民运动高潮 支部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农民开展“平粜阻禁”斗争。面对地主成胥生囤积粮食的暴行,党支部组织“雪耻会”截获偷运的谷米,迫使地主平价售粮。这场斗争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烈火,韶山地区农会会员半年内激增至1.2万人。1927年“马日事变”后,支部成员毛新梅、庞叔侃等5人壮烈牺牲,被誉为“韶山五杰”。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湘江两岸,却换来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信念。 红色基因的当代传承 今天的韶山红色培训基地,通过情景剧《阁楼上的灯光》、实景党课《雪耻会斗争》等课程,让学员沉浸式体验这段历史。在毛泽东故居旁的菜园,学员们亲手种植革命菜,感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天鹅山烈士陵园内,425级台阶铭记着1598名韶山烈士的英魂,而“五杰亭”前的宣誓仪式,已成为韶山红色教育的经典环节。 从阁楼到课堂,从革命火种到精神丰碑,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建立不仅改写了中国农村革命史,更赋予了韶山红色培训永恒的使命——让“为有牺牲多壮志”的信念,在新时代继续照亮前行之路。 |
上一篇:韶山红色教育传承:油灯下的誓言,照亮信仰之路
下一篇:这是第一篇 |
—————— 相 关 文 章 —————— |